新聞稿即時發佈

致:採訪主任 / 編輯及記者

饒宗頤文化館舉行「潮蒲饒館」
吸引時下青年在古蹟中找到寫意的天空

(2015年10月30日,香港)饒宗頤文化館將會於10-12月其中的8個周日,為年青人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蘊含現代音樂手作以及民間藝術工作坊等文創元素,在歷經百載的紅磚屋古建築,讓彼此之間的藝術才華可以相互激撞產生火花,各參與者能夠積極互動,將深水埗締造成一個富優質生活環境、保育歷史文化和充滿活力的社區。

文化館支持本土音樂發展,提供一個平台讓有才華、理想、卻知名度不高的音樂人試煉自己舞台經驗,築構互動橋樑連接愛好音樂觀眾與表演者,將自由、開放、交流的氣氛帶到不同角落,令文化館洋溢著悠揚悅耳的音韻,為平日繁囂的上班生活添上一帖洗滌心靈的清涼劑。十一月的主題是「果」「然」自然,在灰色都市中尋覓點滴綠色的自然生活。

弘揚中華傳統藝文化如剪紙、摺紙、紙紮等源遠流長的中國民間藝術,也是文化館肩負的使命,為此打造一個匯聚本土手工藝導師的平台,讓他們發揮所長,配合文化館特有元素,延伸藝術生命力,以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手作市集」匯聚多位本地創作人的作品,他們彼此都不約而同地醉心以巧手製作各種獨一無二的原創工藝精品,每件作品都充滿了無限設計理念。他們靈活運用許多生活中平平無奇的物料,再加上個人的時尚觸覺,貫徹手作人的隨心及無限想像空間。本著推廣手作工藝的DIY及原創精神,文化館為本地手作工藝創作人提供一個展示創作成果的平台,與觀眾近距離相互交流設計意念和創作過程,推動大眾支持創意無限的本土手藝精品。

關於Uka Yeung

楊雅餘Uka Yeung,一位喜歡大自然、旅行的女孩,喜歡用木結他和歌聲記載生活點滴的唱作人。中七後決志追尋音樂夢,修讀HKDI的數碼音樂製作課程,後來開始街頭賣唱分享音樂,逐漸形成其清新的自彈自唱風格及民謠的創作路線。自今已創作20首原創曲,均包辦曲詞。其中原創曲「漂泊之樂」,於2014《原音樂隊比賽》,以組合the other way名義取得季軍。同年以個人名義入圍《中國好聲音》第三季香港區二十強及《超級巨聲4》十六強。

現正努力籌備2015年中推出的首張創作專輯,希望繼續透過真摰歌聲,帶給都市人忙碌生活以外的另一份寧靜,從而有更多空間對人生及大自然進行反思。

關於Hey Rachel

Hey Rachel,香港唱作女生,亦是和音及acappella樂手,希望世界生態和平的天真浪漫主義者。被外界評為發呆達人,她會解釋只不過是最愛在鬧市中八八地觀察,友人間悄悄地聆聽,黑板前循循地善誘,睡房裡宅宅地寫歌,舞台上默默地演唱。歌似主人形,曲風不羈無定向,題材悲喜交集,唯一貫通所有創作的是其宣揚愛與正面信念必能醫治奇難雜症的俗氣精神。

關於陳澧祥先生

陳澧祥先生見證香港大頭佛的發展歷程,自幼師承父親陳彬師傅傳統紮作包括有獅頭、龍頭、燈籠等,他更自創一個更地道、輪廓更深、笑容更開懷的大頭佛。一家人經常協助製作,與大頭佛一起成長,陳澧祥先生是本港唯一製作大頭佛的製作人。曾執教鞭多年的陳澧祥先生,移民十年多年後回流返港,目睹異鄉唐人街大頭佛逗引舞獅舞龍的情境,決心將這門中國傳統手藝承傳下去,以生命感染生命,讓更多青年人學曉製作傳統的大頭佛。讓大家也一齊來製作做一個大頭笑面佛,將開心笑面從親子活動中傳開去吧!

關於港澳當代無伴奏合唱(阿卡貝拉)協會

正式註冊之非牟利團體,積極推廣無伴奏合唱,並與新加坡、台灣、南韓、美國和大陸等地方相關組織聯繫,派團互訪,促進交流。

 

關於Cowhead

Cowhead 於2014初夏正式成立,以Acoustic Instrument 演奏不同風格曲目之樂隊。以純音樂演奏方式給予每一位聽眾可以跳出歌詞的框框下去欣賞音樂為樂隊方向成立至今於多個不同單位及場地應邀作公開表演,亦會不時於街頭作出表演。務求讓更多人能夠聆聽、細味他們的音樂。

關於MoMo Yan Lok

MoMo 梁恩樂, 一個愛唱歌, 愛創作的香港獨立唱作人。中學時已開始作歌,玩樂團。曾為本地歌唱團體”Ten Voices”成員之一,活躍於舞台劇及音樂會的台前演出或幕後工作。
感謝一眾好友支持,2015年踏上屬於自己的音樂旅程, 除錄製cover,於不同場合演出外,更積極籌備個人細碟(EP)。本年第二首個人作品《Distance》現已推出。

 

關於李昇敏

 本地土生土長的李昇敏(敏叔),在四十不惑之際開展他人生「撕藝大王」的藝術生涯,傾盡畢生的心血鑽研撕紙藝術,作品兼具藝術美學及平民智慧,著重構圖上美學及空間感,尤其擅長撕出中文書法字,及精於創作寓意字圖,富有哲思,且充滿本土特色。 無論撕字或各種圖案,包括對稱和不對稱中文字、立體英文字、動物、景物及人側影等,不必起稿,只需一紙在手便可直接撕出精彩作品,令人嘆為觀止。

 

關於崔鳳儀老師

曾任視覺藝術科專科主任廿多年,及歷任香港不同學校、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香港教學資源中心等多間教育機構課程導師,經驗豐富,善於啟導參加者動手製造勞作,讓中國傳統民間工藝得以延續下去。

 

關於Olga

本地唱作歌手Olga愛於咖啡室與露天市場演唱,拿著結他用音樂說故事。作品大多是小清新民歌,現正籌備錄製第一張個人專輯。

 

關於檸檬雞髀

檸檬雞髀構思源自各成員化名組合而成,檸取自肥凌 (BASS),檬取自檸檬 (DRUM),雞取自啊雞 (GUITAR),髀取自Debbie (VOCAL)。檸檬雞髀組合源自兩伙人,檸檬與阿雞由初玩音樂開始認識一直交流到現在,而肥凌是透過參與多數同區的Band Show 在另一樂隊認識,由於大家都想更努力走得更遠而組合,後來肥凌在歌唱比實中留意到Debbie就遨請了她加入,由於以往檸檬與阿雞組Band介紹的時間都比人叫過檸檬雞 一想之下配合肥凌與Debbie的名字就拼出了 「檸檬雞髀」。

檸檬和雞髀看似平凡的,酸嘅味道與雞髀的油膩中和 ,混出無窮嘅味道,但願你能細味這感受,使它存於你腦海之中。生於香港這繁忙急促嘅都市,試問有誰不想放慢步伐,享受身邊每一分每一秒嘅事?我們就以旋律穿插於大家的繁忙之中,用數分鐘的樂曲帶你離開壓力、煩惱、悲傷。


關於饒宗頤文化館

饒宗頤文化館的前身是荔枝角醫院,是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的首批保育項目,由非牟利慈善機構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以「香港文化傳承」為主題,展開修復、保育及活化,見證本港文物保育發展的一個新里程。文化館肩負起傳承中華文化、促進文化交流、貢獻社會的使命,藉著舉辦不同的文化展覽及活動,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秉承「文化傳承」的理念,使市民大眾能透過這個推廣文化和藝術的平台,得以傳承和體驗獨特的香港文化。

位置及交通:http://www.jtia.hk/hk/about-us/contact-us/location-and-access/

(文化館不設泊車車位,敬請留意。)

 

如有任何垂詢,請聯絡饒宗頤文化館:

李鈞杰先生(Francis Utomo)  電話:2100 2810 電郵:franisutomo@jtia.hk

葉頌欣小姐(Connie Yip) 電話:2100 2895 電郵:marketing@jtia.hk